实验类型: 验证 要求:必修 学时:3
教学重点及难点:高锰酸钾法的应用
一、实验目的
1. 初步了解环境分析的重要性及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。
2.对水中化学耗氧量与水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。
3.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原理及方法。
二、实验原理
化学耗氧量——COD(chemical oxygen demand),是指水样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时,其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该氧化剂的量。它以氧的mg/L来表征水中还原性污染物的指标。还原性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和硝酸盐、硫化物等无机物。由于有机物污染极为普遍,故通常以COD作为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。COD值越高,说明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。
化学耗氧量的测定,分为重铬酸钾法、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。重铬酸钾法记以
,酸性高锰酸钾法记以
(酸性),碱性高锰酸钾法记以
(碱性)。目前,我国在废水检测中主要采用
法,而
法主要用于地面水、地表水、饮用水和生活污水的测定。COD也是环境水质标准及废水排放标准的控制项目之一,是度量水体受还原性物质(主要是有机物)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。水中COD的测定,一般情况下多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。此法简便快速,适合于测定地面水,河水等污染不十分严重的水质。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中含有成分复杂的污染物,宜采用重铬酸钾法。
水中除含NO2-、S2-、Fe2+ 等无机还原性物质外,还含有少量的有机物质,有机物质腐烂促使水中的微生物繁殖,污染水质。因此水中COD量高则呈现出黄色,并有明显的酸性,对蒸汽锅炉有侵蚀作用,还影响印染产品质量等。若作为饮用水,则直接危害人、畜的身体,故需要监控并测定它,为确定水的质量提供依据,但COD多少不能完全表示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,因此不能单纯地靠COD的数值,还应结合水的色度,有机氮或蛋白质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。
在酸性条件下,向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KMnO4标准溶液,加热煮沸使水中有机物充分被KMnO4氧化,剩余的KMnO4溶液用一定量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还原,再以KMnO4标准溶液返滴Na2C2O4溶液的过量部分。其反应式如下:
4 KMnO4+6H2SO4+5C=2K2SO4+4MnSO4+5CO2+6H2O
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,且在30s之内不褪色,即为终点,根据Na2C2O4标准溶液和KMnO4标准溶液的消耗量,计算出水中耗氧量ρ(O2)
水样中如有NO2-、S2-、Fe2+等还原性物质存在,对测定有干扰,但这些物质在室温下能被MnO4- 氧化,因此,先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红色,再加一定量过量的KMnO4溶液即可消除这些离子的干扰。
水样中含Cl-大于300mg/L时,将影响测定结果,加水稀释降低Cl--浓度可消除干扰,如仍不能消除干扰,则可加入Ag2SO4,每克Ag2SO4可消除200mg Cl-的干扰。
必要时,取同样量的去离子水,测定空白值,加以校正。
COD的计算:
由实验原理可知,测定COD时用去KMnO4的总量减去与Na2C2O4反应的KMnO4的量,即为被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KMnO4的量。从KMnO4与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知:
1mol MnO4- 相当于5/ 4 mol C相当于5/4 mol O2
从滴定反应可知:
1mol C2O42- 相当于2/5 mol MnO4-
所以水中COD 的计算公式如下:

必要时可校正蒸馏水的耗氧量:
水样中实际化学耗氧量ρ(o2)=测定化学耗量-测定空白值
COD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。化学耗氧量越高,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。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、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。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,当水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时,水质则腐败变臭,导致水生生物缺氧,以至死亡。
化学需氧量(COD),是在一定条件,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,以氧的毫克/升表示,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,还原性物质包括各种有机物、亚硝酸盐、亚铁盐和硫化物等,但水样受有机物污染是极为普遍的,因此化学需氧量可做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。化学需氧量的测定,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,分为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。高锰酸钾四法操作简便,所需时间短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状况,常被用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样,重铬酸钾法对有机物氧化比较完全、适用于各种水样。
三、主要试剂与仪器
1.25mL酸式滴定管
2. 25mL碱式滴定管
3.烘箱、电子天平、电炉等;
4.高锰酸钾、草酸钠、硫酸等。
四、实验步骤
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 ↓(1+3)H2SO4 混均 ↓加0.002M KMnO4标液10.00ml 加热煮沸10min(准确计时) ↓趁热加入0.005MNa2C2O4标液10.00ml 褪色 ↓002M KMnO4回滴 终点为微红色 |
在煮沸过程中,KMnO4和还原性物质作用 4MnO4-+5C+12H+=4Mn2++5CO2+6H2O 剩余的KMnO4用Na2C2O4还原 2MnO4-+5C2O42-+16H+=2Mn2++10CO2+8H2O 再以KMnO4返滴Na2C2O4过量部分,通过实际消耗KMnO4的量来计算水中还原性物质的量。 |
五、数据记录与处理
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,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。
过氧化氢含量计算:,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。

实验号码 记录项目 |
Ⅰ |
Ⅱ |
Ⅲ |
V水样 (mL) |
|
|
|
m(Na2C2O4)/g |
|
|
|
V1 KMnO4 (mL) |
|
|
|
c KMnO4 (mol/L) |
|
|
|
V2 KMnO4 (mL) |
|
|
|
ρ(O2)(g·L-1) |
|
|
|
平均值ρ(O2)(g·L-1) |
|
相对偏差% |
|
|
|
平均相对偏差% |
|
|
|
六、注意事项:
1.严格控制滴定速度,慢-快-慢,开始反应慢,第一滴红色消失后加第二滴,此后反应加快时可以快滴,但仍是逐滴加入,防止KMnO4过量分解造成误差,滴定至颜色褪去较慢时再放慢速度。煮沸时,控制温度,不能太高,防止溶液溅出。
2.严格控制煮沸时间,也即氧化-还原反应进行的时间,才能得到较好的重现性。
3.由于含量较低,使用的KMnO4溶液浓度也低(0.002M),所以终点的颜色很浅(淡淡的微红色)因此注意不要过量了。
4.本次实验不要求做空白值。
5.本次实验配制0.005M Na2C2O4和稀释都要用到容量瓶,所以要注意容量瓶的操作。
6.标液用自己配制的稀释,准确称取25.00ml到250ml容量瓶中,就报上次配制的溶液稀释了10倍(0.02-0.002M左右)。
七、思考题:
1、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应当注意哪些事项?
答:水样的采集应注意:(1)具有代表性(2)取样时不要污染(3)尽量不改变水样的成分。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,可适当加入硫酸酸化。
水样的储存应注意:(1)应尽快分析。必要时在0~5℃保存,48小时内测定(2)采集污染水样时可适当稀释,以防微生物繁殖过快。
2、水样加入KMnO4煮沸后,若红色消失说明什么?应采取什么措施?
答:红色消失说明样品的COD过高,KMnO4的量不够,需补加KMnO4。
3.当水样中Cl-含量高时,能否用该法测定?为什么?
4.测定水中COD的意义何在?有哪些方法测定COD?
答:(1)说明水样中还原性物质(COD)的量超过氧化剂(KMnO4)的量。应多加入KMnO4标准溶液,使得加热处理后,溶液仍显红色。
(2)加入Na2C2O4后溶液仍显红色,说明Na2C2O4的加入量不足以还原溶液中剩余的KMnO4,所以应加入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使溶液变为无色,KMnO4标准溶液返滴过量的Na2C2O4。
答:煮沸时间过长会导致KMnO4分解,使测定结果偏高。
答:采用返滴法。因为水中还原性物质需加热煮沸才能被KMnO4充分氧化,所以只能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的KMnO4氧化还原性物质,剩余的KMnO4用一定量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还原,再以KMnO4标准溶液返滴Na2C2O4的过量部分。
答:Cl-含量高时(大于300mg/L),也可被KMnO4氧化,对测定结果有影响。Cl-可通过将水样稀释或加入AgNO3来消除Cl-。
答:COD是表示水质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COD值越高,说明水质污染越严重。这种水对蒸汽锅炉有侵蚀作用,还影响印染产品质量,若作为饮用水,则直接危害人、畜的身体。所以需要监控并控制COD,为确定水的质量提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