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类型: 验证 要求:必修 学时:4
教学重点和难点:强碱滴定弱酸及合适指示剂的选择
一、实验目的
1. 了解基准物质KHC8H4O4的性质及其应用;
2.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,标定及保存要点;
3. 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;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。
二、实验原理
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,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弱酸如乳酸等。醋酸为有机弱酸(Ka=1.8×10-5),与NaOH反应,反应方程式为:

反应产物为强碱弱酸盐,突跃范围在pH7.74~9.70之间,选用酚酞作指示剂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食醋,测得的是总酸度,以醋酸的含量(g·mL-1)来表示。
三、主要试剂与仪器
1. 0.1mol/LNaOH溶液
2. 酚酞 : 0.2%乙醇溶液;
3. 基准物质KHC8H4O4
4. 电子天平
5. 25mL碱式滴定管
6. 100mL锥形瓶
四、实验步骤
1.0.1mol·L-1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
称取固体NaOH 0.4g左右,置于50mL烧杯中,马上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解,稍冷却后转入容量瓶中,加水稀释至100mL,盖塞后摇匀;转入试剂瓶中,用橡皮塞塞好瓶口,充分摇匀。
用差减法称取KHC8H4O43份,每份0.2~0.3g,分别倒入100mL锥形瓶中,加20mL蒸馏水溶解后,加入酚酞指示剂2~3滴,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。
2.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
准确移取食用白醋10mL 至100mL容量瓶中,加水定容、摇匀;用10mL移液管移取新配制的溶液三份,于100mL锥形瓶中,加入酚酞指示剂2~3滴,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保持30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。平行测定3份。计算每100mL食用白醋中醋酸的质量。
五、数据记录与处理
实验号码 记录项目 |
Ⅰ |
Ⅱ |
Ⅲ |
m(KHC8H4O4)/g |
|
|
|
VNaOH/mL |
|
|
|
cNaOH(mol/L) |
|
|
|
平均值cNaOH |
|
食醋体积V/mL |
|
|
|
食醋消耗VNaOH/mL |
|
|
|
食醋含量ω(g/mL) |
|
|
|
平均值ω(g/mL) |
|
相对偏差/% |
|
|
|
平均相对偏差/% |
|
|
|
六、注意事项:
1. KHC8H4O4是基准物质,要用递减法称量。
2.注意标定NaOH和测定醋酸要使用同一试剂瓶中试剂,以减少误差。
3. 本次实验的重点是掌握滴定管、容量瓶、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没定操作技术。本实验的结果以醋酸的质量浓度(g·mL-1)来表示。
七、思考题:
1.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常用的有哪几种?本实验选用的基准物质是什么?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,它有什么显著的优点?
2.称取NaOH和KHC8H4O4各用什么天平?为什么?
3.已标定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时吸收了空气中CO2,以它测定HCl溶液的浓度,若用酚酞为指示剂,对测定结果产生何种影响?改用甲基橙为指示剂,结果如何?
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,而形成Na2CO3,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,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,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,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。
4.测定食用白醋含量时,为什么选用酚酞为指示剂?能否选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为指示剂?
5.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,溶液pH为多少?变红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又会变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