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实验目的
1、 了解由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原理和方法
2、 掌握碱熔,浸取,过滤,蒸发,结晶等基本操作
二、实验原理
高锰酸钾是深紫色的针状晶体,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氧化剂之一。本实验是以软锰矿(主要成分是MnO2)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,将软锰矿与碱和氧化剂(KClO3)混合后共熔,即可得绿色的K2MnO4 .
3MnO2+6KOH+KClO3
3K2MnO4+KCl+3H2O
然后将锰酸钾溶于水,发生歧化反应,可得KMnO4 :
3MnO2-+2H2O
2MnO-+MnO2+4OH-
在此溶液中加酸降低溶液得pH值,使反应正向进行。常用得方法是通入CO2气体,但转化率较低。较好的办法是采用电解KMnO4溶液的方法来制备KMnO4 .
2K2MnO4+2H2O
2KMnO4+2KOH+H2
电极反应:
阳极: 2MnO42-
2MnO-+2e
阴极: 2H2O+3e
H2
+2OH-
也可在K2MnO4溶液中直接加氧化剂,将其氧化成KMnO4 :
2MnO42-+Cl2===2MnO4-+2Cl—
三、试剂与器材
试剂 MnO2(s,工业用),KOH(s),KClO3(s)。
器材 整流器,安培计,泥三角,铁坩埚,坩埚钳,铁搅拌棒,粗铁丝,导线,镍片,布氏漏斗,吸滤瓶,尼龙布,台秤。
四、实验方法
(1)熔融,氧化 称取15g固体KOH和8g固体KClO3,导入60mL铁坩埚内,混合均匀,小火加热,并用铁棒搅拌。待混合物熔融后,一面搅拌,一面将10gMnO2粉末分批加入。随着反应的进行,熔融物的粘度逐渐增大,此时应用力搅拌,待反应物干涸后,再强热5~10min。
(2)浸取 待熔体冷却后,从坩埚内取出,放入250mL烧杯中,用80mL去离子水分批浸取,并不断搅拌,加热以促进其溶解。
趁热减压过滤(铺有尼龙布的布氏漏斗)浸取液,即可得到墨绿色的K2MnO4溶液。
(3)电解 将K2MnO4溶液倒入150mL烧杯中,加热至60度,按图2-61所示装上电极。阳极是光滑的镍片,卷成圆筒状,浸入溶液的面积约为32cm2,阴极为粗铁丝(直径约2mm),浸入溶液的面积为阳极的1/10。电极间的距离约0.5~1.0cm。接通直流电源,控制阳极的电源密度为30mA·cm-2 , 阴极电流密度300mA·cm-2 ,槽电压为2.5V,这时可观察到阴极上有气体放出,高锰酸钾则在阳极析出沉于烧杯底部,溶液由墨绿色逐渐转为紫红色,电解1h后,K2MnO4已大部分转为KMnO4。此时用玻璃棒沾取一些电解液在滤纸上,如果滤纸条上只显示紫红色而无绿色痕迹,即可认为电解完毕。停止通电,取出电极。在冷水中冷却电解液,使结晶完全,用铺有尼龙布的布氏漏斗将晶体抽干,称量,计算产率。
(4)高锰酸钾的重结晶 按KMnO4:H2O为1:3的重量比,将制得的粗KMnO4晶体,溶于去离子水,并小火加热促使其溶解,趁热过滤,将滤液冷却以使其结晶,抽滤,把KMnO4晶体尽可能抽干,称量,计算产率,记录产品的颜色和形状。
五、思考题
1、 预习思考
(1) KOH溶解软锰矿时,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?
(2) 为什么碱熔融时不用瓷坩埚和玻璃搅拌?
(3) 过滤KMnO4溶液为什么不能用滤纸?
(4) 重结晶时,KMnO4:H2O为1:3质量比什么如何确定的?
2、 进一步思考
由软锰矿制取高锰酸钾,除电解法外,还可以用哪些其他方法?试进行比较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