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实验目的
1、学会装配原电池;
2、掌握电极的本性、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、介质的酸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、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、产物、速率的影响;
3、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
二、实验内容
(一)、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。
(二)、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。
(三)、酸度和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。
(四)、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。
(五)、氧化数居中的物质的氧化还原性。
三、问题及注意事项:
1、在(一)(3)中,加入I2水、Br2水的量不宜过多,否则剩余的Br2水会被CCl4所萃取,得出相反的结论。
2、第一组测Cu—Zn原电池时,发现伏特表的指针未动,起初以为接触不良或伏特表坏了,全实验室都是这样,最大偏转0.1V(0.05V即1/2小格)。第二天才发现,制盐桥时未加KCl。
对于浓差电池,本身E不大。
E=EΦ+0.0592/2 lg1/10-2=0.0592V
Cu2++Cu→Cu2++Cu
没有看到滤纸显红色(用大头针代替回形针),再者对连接存在疑惑。
3、在三2(1)中,我发现生成的I2相当多,加入少量CCl4萃取不了,反复加了好几次还有I2分散在水相中,有可能KI已被氧化,或者浓度偏大了。
在此实验中,Fe2(SO4)3加水后,出现絮状红色↓,说明Fe2(SO4)3水解倾向加大了。加入HCl后↓消失,大多学生不明白加入NH4F的目的,宜进行讲解。
4、学生用10ml量筒取用试剂。
要求学生对现象异常的加以研究,其他的可以不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