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、实验目的:
1、掌握甲醛法测定铵盐中含氮量的原理和方法,
2、练习容量瓶的洗涤、定容等基本操作,掌握半滴操作。
二、实验内容
1、 实验原理
铵盐中NH4+的酸性太弱,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,常用蒸馏法和甲醛法。甲醛法是利用甲醛和铵的强酸盐反应,生成质子化六次甲基四胺和H+ ,反应式为:
NH4+ + 6HCHO = (CH2)6N4H+ + 3H+ + 6H2O
生成的酸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,反应式为:
(CH2)6N4H+ + 3H+ + 4OH- = (CH2)6N4 + 4H2O
计量点时pH≈8.76红小烧杯于台秤上称取较理论计算量稍多的NaOH,用不,呈碱性,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,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腿色即为终点。
2、主要试剂和仪器
试剂:(NH4)SO4、NaOH标准溶液、中性甲醛溶液、酚酞-乙醇溶液
仪器:碱式滴定管、容量瓶、锥形瓶、移液管、洗耳球、电子天平
3、实验步骤
1)、铵盐溶液的配制:准确称取0.35~0.40g( NH4)2SO4样品于小烧杯中,加蒸馏水溶解,转入100 ml容量瓶中。
2)、溶液的滴定
用移液管移20 ml铵盐溶液与锥形中,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,若溶液呈红色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,记录消耗NaOH的体积V1
另取铵盐溶液20ml于另一锥形中,加5ml中性甲醛溶液,加酚酞指示剂2滴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粉红色,半分钟内不褪色计算为终点,记录NaOH的用量。平行测定2次。按下式计算
N%=C(NaOH)×(V2-V1)NaOH×10-3×M(N)/W试样 ×150.00/25.00×100
注意:(1)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
(2)滴定速度:不要成流水线
(3)近终点时,半滴操作---洗瓶冲洗
4、数据记录与结果的处理(采用表格式)
(1)HCI滴定NaOH(指示剂:甲基橙)
滴定号码
记录项目
|
1
|
2
|
mNH4Cl
|
|
|
V终NAOH
|
|
|
V始NAOH ?
|
|
|
V平均NAOH?
|
|
N%
|
|
平均值
|
|
相对偏差/%
|
|
三、思考题
1.为什么中和( NH4)2SO4试液的游离酸用甲基红作指示剂,而中和甲醛中的酸要用酚酞作指示剂?能否采用同一种指示剂?为什么?
2.( NH4)2SO4试样溶解于水后呈现酸性还是碱性?能否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测定其中的含氮量?
3.如果要测定( NH4)2CO3中的氮含量,应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?
4.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,按规范操作已稀释至凹液面但,但将溶液混匀后发现液面有所下降,这时是否应该补加蒸馏水?
答案:1. ( NH4)2SO4是强酸弱碱盐,用NaOH滴定( NH4)2SO4选甲基红作指示剂可减少误差;用NaOH滴定甲醛的酸溶液达计量点时,溶液的pH值由(CH2)6N4这种一元弱碱决定,pH≈8.76 ,故用酚酞作指示剂。不能采用同一种指示剂,因为会使误差增大很多。 2. ( NH4)2SO4试样溶解于水后呈现酸性。只能用间接滴定法测定( NH4)2SO4试样中的含氮量。 3.应采取分步滴定法和采用不同的指示剂。 4.这时不应该补加蒸馏水。
四、实验指导:
1.强调实验原理和方法。
2.加强滴定操作及终点确定的指导。
3.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分析数据和结果的处理-有效数字-单位-计算式-误差分析。
五、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
1、加错指示剂
2、漏加试剂,